-
03
2022-02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子”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
13
2022-01
老年人的锻炼项目应以练心为前练身为后。其内容包括“零、一、十、百、千、万”六个方面,才能全面促进健康。 天天“零”烦恼——除躁去愁; 天天“一”畅笑——畅怀欢笑; 天天“十”吁叹——呼出废气; 天天“百”转腰——左右转腰; 天天“千”梳头——勤梳头发; 天天“万”步摇&m... -
23
2021-12
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能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捏鼻:常用双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也可用双手掌拍腿。 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 -
02
2021-12
中药代茶饮,又称药茶。选用中草药冲泡煎煮,如喝茶一样频频啜之,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最早的药茶有两重含义,一是含茶药方,即在药方中含有茶。如葱豉茶方、川芎茶调散等;二是在炮制药物及服药时采用饮茶的方法,如采取烘焙的方法炮制药物,服药时像茶叶一样,不计时候服。 ”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除了降压药物以外,在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对控制血压、改善... -
11
2021-11
“良药苦口利于病”,大多患者对中药的苦都心有余悸。特别是对于小孩子,喂中药汤剂时宝爸宝妈们常常“连骗带哄”才能成功。很多人问,中药汤太苦,可以加点糖吗?如何才能让中药不那么苦呢?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辛、甘、酸、苦、咸五味之别,不同的口感有不同的功效。中医认为糖(白糖、红糖、冰糖等)其实也是一种药,所以中药汤剂中不能随意加糖。 糖会抑制中药汤剂中某些退热药的药效... -
14
2021-10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由于重阳节时令逐渐进入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而这个时期做好保健养生的工作尤为重要。 防秋燥 秋季以“燥”为主,故防秋燥为秋季养生重中之重。防秋燥,除了多饮开水,淡茶... -
30
2021-09
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肺为娇脏,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平日宜做好防燥、保暖,以保护肺脏。下面推荐5个养肺小技巧,以助安度“多事之秋”。 开怀大笑可宣肺 大笑有利于肺扩张,人在大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主动咳嗽可净肺 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轻者可能会引起气... -
23
2021-09
秋天已至,许多人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暗淡无光泽,干燥紧绷,还出现了起皮、脱屑的情况,甚至伴有红肿瘙痒等不适。为什么秋天皮肤容易干燥呢?针对皮肤干燥问题,又有哪些应对的措施呢? 秋季气温转凉,降雨减少,使得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中医认为秋天燥邪当令,而燥邪具有损伤人体津液和阴血的特点,最容易伤及肺脏,造成肺阴亏虚等证候。肺与皮毛互为表里,肺阴亏虚之时,皮肤也会因为失去津液和阴血的濡养... -
29
2021-07
夏季养生保健之饮食清补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 -
24
2021-06
“五趣”可延寿 情趣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础,要做到精神饱满,心境开朗,少私寡欲,顺其自然。此外,还应把自己的余热和兴趣融入稳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当中去。 乐趣在社会大家庭中与周围的人相处,你会找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要学会自己寻找、创造、如琴棋书画,结交新老朋友,参加体育运动;种花养鸟、垂钓收藏;或与孙辈同乐,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与老伴常交流,闲暇哼哼唱唱老歌等。有了这种浪漫的乐趣,会使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