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开颅4小时,古稀老人重获“新生”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开颅双侧额部多发血肿清除术+自体颅骨回纳修补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转入康复治疗阶段。
处暑后的柯桥依旧热浪滚滚,8月24日当天气温飙升至40℃。家住安昌街道的70岁王大爷在地里干完农活,顶着烈日往家走时,突然一阵眩晕,重重摔倒在地失去了意识。路过的村民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
惊魂时刻:小小一跤竟成 “颅内浩劫”
当救护车呼啸着将王大爷送进我院急诊科,接诊医生发现老人意识模糊,呼之不应,右侧耳道有鲜血渗出,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立即启动急危重症绿色通道。
△两侧额叶、左侧颞叶血肿明显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荣接到会诊电话后,火速赶到急诊科。头颅CT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揪心:两侧额叶、左侧颞叶脑挫伤,伴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伴有颅底骨折、枕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陈荣根据检查迅速研判:患者创伤性脑出血,且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猛,需立即开颅清除血肿。
生死时速:四小时手术台上的接力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并获得信任后,王大爷被迅速推入手术室。
手术室内灯火通明,陈荣带领单钢明、董良两位医生组成手术团队,麻醉科团队早已做好准备。术中探查发现,王大爷双侧额部硬膜下血肿形成,清除血肿后,又发现双侧额叶脑组织广泛挫裂伤伴脑内多发血肿。团队默契配合,用双极电凝小心翼翼地止血、冲洗,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
由于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塌陷明显,团队决定采用自体骨瓣回纳修补术。“我们将取下的骨瓣在手术室台上消毒清洗后原位回植,并用小型钛连接板和螺钉固定,术后不仅不会有排异反应,而且患者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手术后,陈荣解释道。
△两侧额叶、左侧颞叶血肿被清除干净
当手术成功结束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这场从深夜22:45持续到凌晨3点的手术,整整进行了4小时15分钟。术后CT 显示血肿清除干净,王大爷被直接送往ICU监护。
医者仁心:从急救到康复的全程守护
在ICU里,医护团队密切监测王大爷的生命体征,给予控制颅内压、预防癫痫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术后前三天是关键期,我们每小时都要记录颅内压变化,调整用药方案。”ICU副主任医师肖娟清介绍道。
△王大爷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护理团队根据王大爷的恢复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肢体活动到认知训练循序渐进。
△9月9日,王大爷复查CT显示:两侧额叶、左侧颞叶血肿较前明显吸收,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基本好转
△王大爷切口愈合良好,已拆线
健康警示:这些“要命”的细节要注意
为什么人摔一跤后果这么严重?陈荣解释:“这是典型的对冲伤!就像鸡蛋撞在地上,蛋壳(颅骨)先受力,里面的蛋黄(脑组织)因为惯性继续运动,撞到对侧蛋壳上造成二次损伤。而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颅骨脆性增加,且脑血管弹性差,一旦头部受到撞击,高温天气下人体水分流失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疲劳,更易发生意外。”
目前,王大爷正在进行后续康复治疗。这个在高温天遭遇“颅内危机”的老人,在医护团队的守护下,重新迎来了生命的曙光。而这场跨越深夜的生死救援,也再次印证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急救实力和“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