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第30-31条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油、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膳食问题。油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应养成清淡饮食的膳食习惯,膳食中要少油、少盐、少糖。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酱菜等调味品和食物中的含盐量),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
坚持食用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人体碘摄入量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成人缺碘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肿;儿童缺碘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痴呆等;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还会引起早产、流产、胎儿畸形。
注意:高碘地区的居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生活饮用水受污染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还可能引起中毒。因此,要注意生活饮用水安全。
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受污染水源必须净化或消毒处理后,才能用做生活饮用水。提倡使用自来水。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从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量为1200~1500毫升,从事高温或强体力活动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