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中居然有9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
来自中科院(上海)营养研究所2015年的报告显示,北京、上海两地50~70岁中老年人的维生素D缺乏者占69%,维生素D不足者占24%,缺乏和不足者之和超过90%。
一项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在全国进行的维生素D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仅14%的人群维生素D水平属于正常(此研究中正常标准设定为维生素D≥30ng/ml)。其中,城镇居民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20ng/ml)的比例高达51.1%,明显高于农村人群的36.3%。而且,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肥胖人群由于脂肪组织含量增加,会导致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水平下降。目前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逐年递增,我国维生素D 缺乏现象的严重程度也进一步加剧。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1. 日照不足、防晒产品的广泛使用、空气污染雾霾;
2. 饮食摄入不足,而且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含量较少不能满足人体需要;
3.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4.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
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
维生素D不仅在维护骨骼健康中起作用,而且在非骨骼疾病中起潜在作用,如自体免疫疾病、癌症、Ⅱ型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和心血管疾病等,而且大量研究证明,母亲维生素 D 水平与子代儿童期哮喘相关。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称,我国约9000万人受骨质疏松症影响,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有关。
而且,不仅是老年人,越来越多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骨质疏松,35岁~45岁表观健康人群维生素D的中位数也仅仅在20ng/ml左右。而研究发现只有当维生素D水平在30ng/ml以上才可能发挥降低肿瘤,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一旦发现维生素D缺乏,该如何补充?
1. 天然食物: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很有限,只占10%左右,可食用深海鱼、牛奶、酸奶等。
2. 晒太阳:皮肤日光曝露是人类天然预备的最有效维生素D来源,也最安全最经济,不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但长时间晒太阳会导致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疾病的发生。因此一般建议成人至少每周两次曝露双上肢和双下肢于日光下晒30分钟作用,儿童建议每天1~2小时。
3. 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是易被接受且有效的补充方法。
4. 维生素D制剂:口服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缺乏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易被接受且有效的补充方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